驻荷兰大使陈旭在《外交官杂志》撰文介绍“一带一路”构想
2015/01/05

  2015年1月4日,陈旭大使应约为荷兰《外交官杂志》英文版撰写题为《互联互通,共创繁荣Connectivity for Common Prosperity》的封面文章,阐述习近平主席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构想和互联互通理念的历史传承和重大现实意义。主要内容如下:

  互联互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。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这句话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,精辟概括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对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。历史上,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将亚欧大陆紧密联系在一起。在这两条通道上,运送瓷器、茶叶、香料等商品的驼队和船队络绎不绝,高僧玄奘、航海家郑和以及旅行家马可·波罗的名字熠熠生辉。正是借助这两条道路,亚欧之间互通有无,互学互鉴,促进彼此的文明与进步。

  当今国家间相互依存空前,更凸现加强互联互通的重要与必要。2013年以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的战略构想,旨在通过互联互通拉近各国距离,共同创造并享受和谐安宁的生活。“一带一路”贯穿亚欧大陆,东连亚太,西达欧洲,是和平发展之路、合作共赢之路和开放包容之路。这既是对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,又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,将中国经济与沿线各国利益紧密结合,是一个包容的互利共赢平台。

  我们欣喜地看到,互联互通已日益成为欧亚双方的共识。2013年,欧盟互联互通项目强化了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网络。2014年3月,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,中欧都认为双方加强交通运输关系潜力巨大,决定共同挖掘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盟政策的契合点,探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开展合作的共同倡议。在亚太地区,不久前的北京APEC会议也通过了《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》,设立2025年亚太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。

  与此同时,互联互通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支持。2014年6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中国、哈萨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联合申请,将丝绸之路东段5000公里路段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10月,自称“大、小荷兰”的两个小伙子驾车完成从中国上海出发、途经古丝绸之路11个国家的交流之旅,最终抵达鹿特丹。12月,首辆“义新欧”铁路班列历时17天,途经12国,行程13000公里,抵达马德里。班列为欧洲民众带去了来自中国的圣诞礼物,回程则满载西班牙红酒、橄榄油等欧洲产品,丰富了中国民众的新年餐桌。

  事实表明,新形势下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势头正不断加强,深化着沿线国家文化、人员及经贸的互联互通,给人民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。中国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,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,实现互利共赢,一起成为“一带一路”的支持者、建设者和受益者。相信只要中欧双方继续在基础设施、制度规章、人员交流方面合作协调,一定会加强亚欧大联通,共建亚欧大市场,进一步丰富中欧和平、增长、改革、文明伙伴关系内涵。亚欧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,只要不断加强互联互通,一定能发出更璀璨的光芒。